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
2014-08-05     (浏览次数:)

来源:《教育研究》2014.3 作者:丁金昌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中,高职院校需要以优质服务来兼顾各种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就业需求而忽视人才全面发展、片面强化社会需求而忽视学生就业愿望、片面认识人才需求而忽视技术研发服务。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各个利益主体的发展需求,尤其是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应构建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体现核心能力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以及开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研发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现状分析;路径选择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整体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JA13009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金昌(1962.8—),男,浙江乐清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规模上已经相当可观,占据了高等学校的半壁江山。但是,高职教育始终存在着办学指导思想不明、办学定位模糊、人才培养带有严重的“工具化”倾向的症结,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低,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通过对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探讨,可以进一步厘清高职院校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从而有助于从根本上寻求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转变。

一、当前高职院校需求导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最大变化,是高等教育消费者的个体需求和价值期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调节器”。高职教育以需求为导向,应充分考虑各个利益主体的发展需求,尤其是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着需求导向的严重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片面追求就业需求而忽视人才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以人为对象,以提高人的价值为特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普遍接受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就业成为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这符合市场需求。但是,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对就业导向的内涵理解出现偏差,过度渲染以就业为导向,造成办学出现功利化倾向,盲目追求高就业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就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导致教育的本体功能弱化。具体表现在:(1)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理论知识不足。即当前高职教育过分强调办学类型特性(职业性),而忽视其办学层次特征(高等性)。当高职院校仅以就业为导向,就会表现出对单一技能的过度强化训练,培养学生一技之长,而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2)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层次下降。高职教育普遍提倡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但是对能力概念内涵理解却不全面。能力内涵包括了技能操作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方面内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把能力仅仅局限理解为岗位技能的范畴,因此当前高职院校的能力本位实质上是一种技能本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片面强调第一课堂的简单技能训练,而忽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普遍存在活动杂、乱、低水平、重复开展等问题,学院参与的目的性不明确,教师的参与度与指导度不高,学生主体性地位没能充分体现,导致“三课堂”结合的育人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与质量。(3)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极差。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开发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关键一环,但是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却被忽视了。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几乎是“放羊式”的,学生没有得到系统正规的创新实践锻炼,。综上,由于当前高职院校过分追求就业需求性,弱化了教育的本体功能,致使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降低,就会导致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的本末倒置,在就业市场上出现高职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甚至短期培训务工人员争岗位的现象。

2.片面强化社会需求而忽视学生就业愿望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办学宗旨在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致力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根据教育的本体功能理论,学生才是教育最大的对象,其就业诉求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当前,高职院校需求导向出现偏离,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的价值期望脱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训练学生不愿意就业岗位的简单技能。例如,数控技术专业,高职院校购置很多数控加工设备,并且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学生的数控加工技能,而事实上现在企业的数控加工技能人才95%以上来自中职毕业的学生以及短期培训出来的农民工,高职院校实际上做了违背大多数学生就业意愿的无用功;又例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花了大量时间去训练学生叠被子、端盘子等技能,事实上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一般的服务员岗位。所以,不是社会不需要一般加工人员和服务人员,而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简单技能的工作,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离职率高达44%[1]

当前高职院校片面推崇订单式培养、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等,夸大了高职教育的“工具化”倾向,工具取向的教育观念在看待社会与人的关系时,往往片面地把社会与人对立起来,忽视了社会和人紧密联系的一面,把学生作为一种物化的教育产品进行销售,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低与就业愿望高的矛盾加剧。具体表现在:(1)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求不匹配,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低下。由于高职院校片面地将社会需求理解为劳动力市场需要何种人才就培养何种人才,不顾自身发展需求及办学条件的限制,对社会热门专业跟风而上,不理智考虑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情况,最后只能以降低高职教育质量为代价,严重影响学生高质量就业。(2)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脱节,学生缺乏核心能力。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淡漠,没有真正考虑学生利益,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过剩;在人才培养上考虑岗位要求少,考虑自身因素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存在岗位定位优势不明显,学生没有目标岗位的核心能力,体现不出这一类型、层次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只能低质量就业。(3)社会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需求多元化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会需求多样化和学生发展需求多元化已是不争事实,高职院校应主动转变单一质量标准的人才质量观,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一种质量标准,同一种培养目标与规格等,学生个性和潜能得不到很好挖掘,培养的学生自身就业能力较低,只能低质量就业。高职院校一味迎合社会需求,忽视学生的根本利益,忽视学生的就业愿望,这是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时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的主要原因。

3.片面认识人才需求而忽视技术研发服务

高等学校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只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忽视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功能严重缺失。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普遍缺乏“研”的意识,大多数高职院校走的是“产学”结合之路,而非“产学研”结合之路,对自身没有“研”的要求。突出表现在由于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服务不多,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不大。究其原因,在于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没有了“研”,缺乏“研”的能力,就自然失去高等教育的层次属性,其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也不一样,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办学功能单一,人才培养规格偏低等现象。

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发展目标,把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作为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学生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多样化功能。

1.构建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创造条件,树立正确的办学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使高职教育能够紧密结合各种利益主体需求。在国家明确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前提下,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责任,把适应和服务社会需求作为自身发展的着力点,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的需要和价值期望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过程中,社会需求导向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而学生需求导向主要落实在专业的核心岗位确立上。

(1)以区域支柱产业的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环境、发展环境千差万别,各区域各具特点。高职院校属于地方性的高校,区域性是其基本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抓手,借助区域产业优势和特色,客观面对区域实情,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主动适应区域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妥善处理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办出特色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点。高职院校应对所处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人才需求、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做充分的调研,以此作为专业设置的依据,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开设特色专业,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较鲜明的区域性特征。高职院校只有以区域支柱产业的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才能接地气,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区域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可以实现高职教育专业的不可替代性,由于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也是不可替代的,这样人才培养就成为高职院校的优势,很好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2]。例如,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温职院),专业就是温州支柱产业的缩影,像温州是中国的电气之都,温职院设有电机与电器专业;温州是中国的泵阀之乡,温职院设有阀门设计与制造专业;温州是中国的汽摩配之都,温职院设有汽摩配零部件制造和汽车电子专业;温州是中国的鞋都,温职院设有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即使是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也做到以服务区域支柱产业为背景,像温职院开设的以机电、鞋服为背景的市场营销,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与证券专业等。又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香港玩具、珠宝首饰加工产业转移至广州番禺区的现实,及时举办了玩具设计与制造、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专业,对接了区域产业。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确定核心岗位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的价值期望和需要为导向,在教学中避免过多训练一些学生不愿意上岗的技能,少做无用功。因为一个产业有很多岗位,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所设专业进行岗位差异化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学生有意愿就业的适合岗位,即核心岗位。例如,阀门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岗位不是阀门制造的加工技能人才,而是测绘和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即高职学生能够从事阀门拆装和模仿设计工作,这也是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又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大多数高职学生不愿意从事一般服务员工作,即端盘子、叠被子的岗位,但愿意从事高星级酒店的前台高级服务员和基层管理人员(领班)的工作,这些岗位就成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岗位。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考虑社会需求,同时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就业意愿,以学生为本确定高职学生的核心岗位,根据核心岗位分析核心能力,以能力为本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体现核心能力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类人才除了重视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外,还要把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科学整合,尤其是将能力与素质教育延伸到课外,扩大到校外, 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教育环节,积极探索体现职业能力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构建“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必须合理考虑“三个课堂”各自的侧重点与整体的结合点。第一课堂以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第二课堂以校内课外活动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第三课堂以校外假期社会实践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三个课堂各自有侧重点,有各自的教育目的和功能。但是三个课堂又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例如第一课堂的实训课,除了练习专业技能外,同时强调养成良好的实训习惯,以及培养小组设计项目的分工与合作能力,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又是第一课堂知识巩固和专业能力提高的延伸和补充,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1)构建体现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致力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其特点应该有别于本科教育,高于中职教育。本科教育是体现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育,而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其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心,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进,其建立的是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中,专业入门课程要求“会”,专业提升课程要求“懂”,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做精、做强、做到不可替代,体现岗位核心能力,以培养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技术技能人才。

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高职教育的层次特点决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体现在单一的技能上,而应体现在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新技术掌握的程度上。根据对产业岗位的差异化分析,明确高职学生的核心就业岗位,根据高职学生的核心就业岗位,分析必须具备的岗位核心能力,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应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数应控制在4—6门之间。例如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作为核心岗位需要具备三方面的能力,即时装设计的表达能力、服装造型的设计能力、市场分析与产品企划能力,形成这些能力需要开设服装设计基础、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礼服设计和成衣设计与制作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并且这些课程的开设次序是按照技能从单一到综合,能力从低到高排序的。又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前台的高级服务员作为核心岗位,此核心岗位需要语言交流能力、推销应变能力、公关应变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形成这些核心能力需要开设5门专业核心课程,即英文函电、酒店英语、汉语交流、前厅运行与管理、前厅服务技能等。

(2)构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育人体系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从事一线工作岗位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的教育过程[3]。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重复一个行为21天以上,会基本形成习惯,重复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印度有一句教育谚语,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所以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高职院校除了第一课堂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和习惯养成教育外,更要重视作为第一课堂延伸和补充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课外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固化,同时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形成更加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育活动要注意把学生个人需求和学校引导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体现在学生对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的选择性上,即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同时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可塑性,学校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并给出一定的制度规定以保障活动的质量。例如校内第二课堂行为养成教育活动,一些高职院校要求学生早起、早练、勤参加课外集体活动等。由于一线工作岗位上下班时间往往规定比较严格,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就要养成“准时”的习惯。早起的习惯,不仅能保证学生准时上课,更好地计划一天的安排,还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早练的习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或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学生不仅健身还可以练习技能,精湛某项技能;勤参加课外集体活动的习惯,集体活动要求各系结合专业实际,以社团或俱乐部为活动载体,提供丰富的菜单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仅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养成交往沟通的习惯。

(3)构建专业实习与假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体系

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认识过程,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熟练专业技能等,同时为学生培养素质、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搭建了平台,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自己的最好机会,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此外,加强社会实践不仅满足了学生个人成长的要求,更是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社会实践活动应避免陷入“放羊式”的痼疾,必须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注意有较高的集中度,重视与专业实习的结合,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培养一线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所以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设计上必须重视与专业实习的紧密结合,根据各专业特点,分年度安排职业技能训练。一般来说,一年级学生以认知实习和简单技能训练为主,旨在加强学生自我专业认知,促使学生进行合理职业规划;二年级学生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旨在锻炼职业技能,了解社会需要,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假期的社会专业实践,学生增强了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和信息的关注度,专业意识明显提升。而企业作息时间、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再者,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自律性不强、自信心不足,需要加强实习的指导和管理,以专业教师带学生团队的形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教师的指导,不仅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助学习,合作态度的培养,还能促进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3.开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研发服务

创新是高校的灵魂,高校离不开科学研究,离开了科学研究就不是高校,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高校的技术研发服务体系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定位应有不同。科学研究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高职院校应该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科学研究定位为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开发研究,即“立地式”开发研究,主要内容就是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4],并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积极与企业联合,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并利用其获得技术创新成果直接为企业服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积极参与产学研共同体,并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在科技中介服务方面,通过发挥专业综合的优势,利用各种相关资源,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咨询、科技评估、科学论证等方面的服务;在科技管理方面,通过科技管理专家直接参与区域科技决策和科技管理过程,并以科技发展战略及科技政策研究成果对科技决策和科技管理产生影响。

高职院校开展技术研发服务,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培养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3,(4).

[3]陈维忠.高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2(5).

[4]丁金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